[汽車之家 汽車賽事] 前面只剩幾個彎角,順利沖過終點就能登上期待已久的領獎臺,而此時后面突然殺出一輛賽車將你撞飛,你會是怎樣的心情呢?上周結束的F1俄羅斯站比賽就上演了這一幕,而且整場比賽從起跑一直到結束都異常驚險。眾賽車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,頻頻出現失控、撞車的情況。真是一場始終讓人提心吊膽的比賽。本篇文章挑選了幾個爆點介紹給大家,下面就看看詳細內容吧。
●俄羅斯索契賽道介紹
俄羅斯索契賽道2014年正式啟用,今年已經是F1第二年來到這里比賽。賽道全場5.853km,總計為18個彎角。其中有兩處DRS區(qū)域可供使用。
俄羅斯索契賽道的鋪設成本很高,對于輪胎的損耗相對較小。本站比賽倍耐力提供的是軟胎和超軟胎,車隊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一次進站或者兩次進站的策略。另外,此時賽道溫度較低,輪胎升溫慢,在正賽的前1、2圈的拼搶應該很是激烈。去年漢密爾頓在這里奪冠,使得梅賽德斯車隊提前衛(wèi)冕車隊年度總冠軍,今年如果不出意外的話,應該也是類似情景。
在開始聊正賽之前,先有必要讓大家看一段賽車失控撞墻視頻,這是第三次練習賽時發(fā)生的事兒,小紅牛車隊車手塞恩斯的賽車突然失控撞上彎內的墻壁,然后順著賽道邊緣滑出又撞上了防護墻,當時賽車的速度非???,撞擊很是猛烈,下面是當時的視頻畫面。
● 塞恩斯第三次練習賽慘烈撞車視頻
隨后,塞恩斯被臺上了擔架迅速送往醫(yī)院,經過檢查發(fā)現并無大礙,可以順利參加周末的正賽。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,他正賽又是在此處失控賽車滑出了賽道,賽車的尾翼左側端板掉落,最后無奈退賽。這回看來真是得留下心理陰影了,如果明年他繼續(xù)跑F1,會不會還在這兒出問題呢?(我太邪惡了)
正賽桿位毫無懸念地落在了梅賽德斯手里,這次領跑的是羅斯伯格,下面就讓我們看一下他桿位圈的視頻吧,同時也感受一下俄羅斯索契賽道的節(jié)奏。
● 羅斯伯格桿位圈視頻
羅斯伯格排位賽的表現非常出色,但他并沒有將這種勢頭帶到正賽來。比賽開始不久,他就向車隊反應,油門踏板腳感不對,此時漢密爾頓一直緊隨其后伺機待發(fā)。比賽進行到第7圈時,羅斯伯格先后被漢密爾頓和博塔斯超越,他向車隊反饋剎車出現了問題,隨后車隊跟他說再在場上堅持一下,而他自己最終還是選擇了返回維修區(qū),最后無奈退賽。
果然像猜測的那樣,正賽發(fā)車之后爭奪就非常激烈,印度力量車手霍肯伯格的賽車在2號彎失控后旋轉180度,索伯車隊車手埃里克森避之不及發(fā)生碰撞。
● 霍肯伯格失控后撞車視頻
比賽進行十多圈后,本以為會相對平安無事,可以睡會兒了,突然路特斯車隊車手格羅斯讓駕駛的賽車失控沖出賽道,賽車被撞毀,無奈退賽。
● 格羅斯讓失控后撞墻退賽視頻
格羅斯讓的賽車在失控之前正在逐漸靠近前面的邁凱倫賽車,不知內心是否因為想盡快趕上并超越而操之過急,最終釀成此禍。話說,勞力士的廣告貼紙碎片還留在賽車上沒有處理呢。事故過后,安全車出動,位于隊伍中后部的一些賽車利用這次機會爭相進站換胎。第17圈時安全車撤離,法拉利車手維特爾超越隊友萊科寧。此后一直到第45圈前都沒在有什么事故產生。直到第46圈,小紅牛的塞恩斯在三練撞車的位置再次沖出賽道。
比賽進行到最后幾圈,前兩名的位置基本已定,分別是漢密爾頓和維特爾,第三名印度力量車手佩雷茲賽車的輪胎已經快消耗殆盡,被超越是早晚的事兒,而排在第四的紅牛車隊車手里卡多的賽車懸架出現問題,先后被威廉姆斯車手博塔斯和法拉利車手萊科寧超越,并無奈退賽。比賽進行到最后一圈(第53圈)時,博塔斯和萊科寧又先后超越了位于第三的佩雷茲,并逐漸將其拋離。
此時,大家都屏住呼吸看著博塔斯和萊科寧的動向,果然在還剩幾個彎角就完成比賽時,萊科寧發(fā)起進攻,并出現了文章開頭說的那一幕,直接將博塔斯撞出賽道,博塔斯退賽,而萊科寧的賽車尚可行駛,此時佩雷茲又漁翁得利地趕了上來,最終第三個沖線。賽后,萊科寧被判罰時30秒,成績落至第八,這一判罰還使得梅賽德斯車隊提前獲得2015賽季車隊年度總冠軍,而對于博塔斯來說沒有任何意義,領獎臺和積分就這么地沒了。
最后說說邁凱倫車隊,兩位前世界冠軍整場比賽都很乖,最終捧得第九和第十名而歸,為車隊賺到了3個積分。本場比賽對于車手阿隆索來說也是很有意義的,這是他F1生涯第250場比賽,下面就通過短片兒來回顧一下他的這些年吧。
● 阿隆索第250場比賽紀念視頻
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內容了(什么,沒怎么提漢密爾頓?F1在線都沒給他幾個鏡頭,我這兒就更沒什么說的了),本次并沒有像以前一樣常規(guī)地去做賽報,只是將比賽中比較精彩的部分呈現給大家,如果您還沒有觀看本場比賽,通過以上介紹讓您提起了興趣的話,就趕緊去搜搜正賽視頻吧。(文/汽車之家 孟歡;圖片和視頻來源于網絡)
相關閱讀
意向書已簽 雷諾將收購路特斯F1車隊
http://www.2008jqjt.cn/tuning/201510/87997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