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汽車之家 精彩汽車生活] 前段時間我有幸去了趟紐博格林,感受了當?shù)貪庥舻钠囄幕唾愜囘\動氛圍。今天,就讓我們一同了解下紐博格林賽道的前世今生。
紐博格林賽道位于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阿爾魏勒縣的尼爾堡鎮(zhèn)(Nurburg),這座城鎮(zhèn)始建于中世紀時期,其名稱來自于當?shù)孛麨槟釥柋ぃ∟urburg)的古堡。
Nurburgring中的“burg”就是城堡之意,而“ring”指賽道,尼爾堡始建于公元1166年,作為羅馬時代貫穿埃菲爾山脈重要的軍事重地,Ulrich公爵策劃建造了尼爾堡。
尼爾堡此后又進行了多次的擴建,zwinger城墻建于公元1340至1369年間。此后,該古堡經(jīng)歷了多次戰(zhàn)爭的洗禮。尼爾堡后來被用作監(jiān)獄,廢棄后還被當作采石場使用。
古堡的故事就了解到此,接下來說說尼爾堡鎮(zhèn)以后的主要營生。這座城鎮(zhèn)最初以農(nóng)耕業(yè)為主,眾所周知,汽車誕生于1886年的德國,然而在汽車誕生后,汽車運動最興盛的卻是法國。
當時有些法國貴族經(jīng)常在Eifel山區(qū)間進行一些小規(guī)模汽車比賽,發(fā)明汽車的德國人自然不能甘心落后于法國人。因此,德國ADAC汽車協(xié)會終于在1922年舉辦了Eifelrennen大賽。
首屆比賽吸引了大批觀眾在沿途觀賽,賽道設置在Eifel山脈和下方的小鎮(zhèn)間,復雜的地形為比賽增添了許多看點,比賽分為摩托車賽、汽車賽和專業(yè)賽車組比賽。
此后兩年的賽事規(guī)模不斷擴大,參賽者和觀賽人數(shù)也不斷增加,這也為一些致命的事故埋下了隱患。賽道復雜的環(huán)境導致事故頻發(fā),有人向當?shù)厥虚L提議將比賽移至尼爾堡舉辦。
然而當?shù)卣虯DAC等方面對于修建賽道的費用都表示囊中羞澀,但最后修建賽道的計劃還是得以進行了,隨著賽道路線反復修改后不斷延長,預算也攀升到了700萬德國馬克。
這條賽道在當時絕對是一項世界級大工程,賽道由Gustav Eichler設計,1925年9月正式動工,最終于1927年春天完工,德國人終于向世人證明了德國才是汽車運動圣地。
截止1984年,賽道總長度28.265公里,擁有187個轉彎。其中北環(huán)賽道(Nordschleife)全長22.8公里,擁有160個轉彎,南環(huán)賽道(Sudschleife)全長7.747公里,擁有27個轉彎。
1927年6月,ADAC在這條剛竣工的賽道上舉辦了名為ADAC Eifelrennen的賽事,吸引了上百輛摩托車和65輛汽車前來參賽,最終,德國傳奇車手RudolfCaracciola獲得冠軍。
當時的紐博格林賽道部分路段為單向收費公路,賽道在晚上和周末才向公眾開放。1929年,紐博格林全段賽道舉辦了最后一次大型賽事,摩托車和小型賽事改在南環(huán)舉辦。
隨著紐博格林賽道不斷舉辦賽事,因此吸引了大批車迷前來觀戰(zhàn)。紐博格鎮(zhèn)也從原來的農(nóng)牧業(yè)轉型為以汽車運動為主的旅游業(yè)重鎮(zhèn),紐博格鎮(zhèn)因為賽車運動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上世紀30年代初,賽車成為當時的納粹德國展示其先進科技成果的舞臺,紐博格林賽道也在不斷完善,部分賽道重新鋪設,同時建立了圍欄以保證觀賽車迷的安全。
隨著二戰(zhàn)的爆發(fā),在紐博格林賽道舉辦的賽事也因此而終止,賽道淪為納粹德軍的軍用車測試場,往日興盛的尼爾堡鎮(zhèn)也因此而沒落,整個賽道和小鎮(zhèn)一片死寂。
戰(zhàn)爭結束后,美軍占領了紐博格林賽道所在的地區(qū),賽道部分路面被坦克和裝甲車碾壓后遭到毀壞,賽道上草木叢生一片狼藉,法國人的到來改變了賽道狼狽的樣貌。
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,法國人仍然堅持于1947年在紐博格林賽道舉辦比賽,近八萬名觀眾到場觀賽讓人們看到了紐博格林賽道重生的希望,賽道重建工作迅速展開。
1951年,紐博格林北環(huán)再次成為F1德國大獎賽的舉辦地,然而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進步,車速越來越快,每年都有不少車手和車迷的生命終結于紐博格林賽道。
由于賽道周邊地形多變、賽道落差較大和當?shù)囟嘤甓囔F的氣候環(huán)境,導致紐博格林賽道極其危險,被大面積樹木所包圍的紐博格林北環(huán)也有了“綠色地獄”的稱號。
此后,紐博格林舉辦了1000公里耐力賽,但不少車手因此對紐博格林北環(huán)極為抵觸甚至是懼怕,在大批車手的抗議聲中,紐博格林賽道進行了長時間的大面積修整。
然而這并未改變紐北的命運,在車手的一片抗議聲中,1970年F1大獎賽被迫移至霍根海姆舉辦,紐北的改進仍在進行中。有趣的是,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卻在當年首次舉辦。
1971年,在抗議聲還未停止時,F(xiàn)1德國大獎賽再次回歸紐北舉辦。雖然賽道周邊不少樹木被砍伐、增加了緩沖區(qū)并設立了許多護欄,但它仍然是最具危險性的賽道沒有之一。
改變紐北命運的重大事故發(fā)生在1976年,三屆F1世界冠軍尼基·勞達駕駛法拉利312T在第二圈滑出賽道裝上了防護墻,賽車燃起熊熊大火,勞達被救出后保住了性命但面部嚴重燒傷。
紐博格林再一次丟掉了F1賽事的主辦權,注重安全性的GP賽道于1984年在紐北旁竣工。F1大獎賽再一次回到紐博格林,然而對于車手來說,這是一條極其乏味的賽道。
新賽道落成后,紐博格林1000公里耐力賽和其他一系列賽事紛紛移至GP賽道舉辦,唯有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仍堅守在北環(huán)舉辦,不過紐博格林賽道的倒霉事還未結束。
2009年,擁有紐博格林賽道90%股權的當?shù)卣e誤的預判了當時的經(jīng)濟形勢,大肆興建游樂設施和五星級酒店,預算1.7億歐元的游樂場已超支到3.12億歐元。
金融危機的到來讓紐博格林賽道的危機雪上加霜,當?shù)卣仨氁鎸@個爛攤子,此時的紐博格林賽道就好像一塊燙手的山芋。至今,賽道仍處于勉強維持的階段。
也不必太過擔心,大批車迷和當?shù)孛癖妶詻Q反對賽道被出售并用于他用,畢竟小鎮(zhèn)居民從事的都是為賽道服務的工作。其中包括餐館、旅館、租車行和加油站等。
小鎮(zhèn)上有家名為Pistenklause的餐館相當有名,像尼基·勞達、塞納和舒馬赫等著名F1車手都喜歡在比賽之余到這家餐館用餐。如今的漢密爾頓也是這家餐館的???。
餐館內(nèi)部裝潢極其樸素,但卻充滿了濃郁的汽車運動元素,店內(nèi)隨處可見的車手和賽車照片,簽名海報和汽車零部件,餐館可以說見證了紐博格林賽道的興衰史。
老板娘Schmitz太太能清楚地記得每位著名車手性格特點和用餐時的狀態(tài),勞達相當有善、塞納樂于與人分享、舒馬赫言談舉止極其紳士,回想起過往她不免有些傷感。
曾經(jīng)這些著名車手喜歡與車迷們打成一片,大家圍坐在一起就餐,話題永遠只有賽車,而如今的車手則更喜歡獨來獨往,不愿被人打擾,漢密爾頓就經(jīng)常從后廚進入餐廳。
有趣的是,車迷來此就餐都會在房頂上留下“印記”,你能見到各種文字體現(xiàn)的“到此一游”,其中一個區(qū)域有大量日本車手和車迷來過的痕跡,但餐館內(nèi)卻沒有我們的漢字。
Schmitz太太的三個女兒都從事汽車運動,其中小女兒Sabine Schmitz就是我們熟知的“紐北女王”,她曾奪得過包括96-97年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冠軍在內(nèi)的多項桂冠。
如今,紐博格林北環(huán)賽道早已成為一個品牌,以賽道線路圖作為Logo的周邊商品隨處可見,官方商店甚至將北環(huán)路面的廢舊瀝青當作紀念品銷售,以滿足車迷朝圣的心理。
小鎮(zhèn)上遍布大大小小的租車行,你可以選擇各種級別的車型在賽道上馳騁,當然費用并不便宜。與賽車相關的軟硬件服務在這里相當完善,這才是車迷們的天堂。
每到公眾開放日,你隨處可見掛著法國、瑞士和英國等歐洲國家車牌的各色性能車和豪車出現(xiàn)在小鎮(zhèn)上,操著不同語言的車迷匯集于此,享受汽車運動帶來的快感。
對于車迷而言,在紐北除了下賽道飆車和觀看事故外,捕捉各大品牌的偽裝測試車也是一個令人興奮的事,紐北險惡的賽道環(huán)境已成為各大廠商最天然的試車場地。
當然,你絕對不能忽略刷圈速這件事。為了證明自家車型的實力,紐北圈速已成為各品牌必爭之事,圈速分類也涉及了前驅、后驅等車型結構和具體的車型分類等各個層面。
在德國,你隨處可見貼著紐北賽道貼紙的私家車,用當?shù)厝说脑捗枋鼍褪?;紐北貼紙就相當于是一張平安符。汽車文化是時間的積累,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紐北似乎對于國內(nèi)車迷還太過遙遠,其實最簡單的方法是通過《GT賽車》等游戲去感受它的魅力所在。走,刷圈速去!(資料共享:傻豹豹賽車工作室,圖/文 汽車之家 李昊鵬)